CTI公司宁波 项目负责人胡智勇 完成日期2018.04.30
-
建设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
浙江奥瑞金包装有限公司
地址
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
联系人
卞伟光
-
评价单位信息
工作内容
时间
人员
陪同人
现场调查
2017.09.22
沈京秀
卞伟光
采样/检测
2017.11.14-15
2017.11.17
叶明俊、姜佳军、王琪佳
俞贤梁
-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物理因素:噪声
化学因素:氢氟酸、乙二醇、丁醇、甲醛、硫酸、二氧化氮、氢氧化钠
职业病危害因素类别
本次类比/评价检测实测点数
本次类比/评价检测合格点数
合格率%
粉尘
/
/
/
化学毒物
8
7
87.5
物理因素
14
1
7.14
-
评价结论与建议
评价结论: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进行行业划分,该项目行业属于金属制品业。同时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安监总安健〔2012〕73号)中关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的目录,本项目属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
整改性建议:
(1)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的相关防毒技术规范要求,建议清洗线使用的各种清洗剂应采用密闭性好的容器存放,出料口采用密封性好的材质密封,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清洗剂抽料过程中设置吸风排毒装置,有效控制有毒气体,防止酸性物质散发逸出,造成无组织排放。
(2)针对清洗线使用的酸性清洗剂和彩印岗位使用的油墨,制定《酸性物质泄漏专项应急预案》和《化学毒物中毒专项应急预案》,并完善岗位操作规程,督促相关岗位作业人员严格按照作业规范进行作业,作业时穿戴好防护服、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清洗剂桶和油墨桶不使用时及时加盖密闭,空桶应及时清理。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3)彩印间应增设机械通风装置,加强全面通风换气,油墨间1应设置事故通风装置或排风扇,避免毒物在车间内的积聚。
(4)化学品库、危险品仓库、油墨间1、油墨间2的事故通风宜由经常使用的通风系统和事故通风系统共同保证,事故通风的风量应根据工艺设计要求通过计算确定,但换气次数不宜小于12次/h。
(5)化学品库储存的各种酸性清洗剂、光油等应分类、分开存放,并增设集液槽,室外增设事故通风开关。
(6)用人单位生产部办公室的急救药品箱内缺少氟化氢中毒的解毒药品,如六氟灵、葡萄糖酸钙凝胶、碳酸膏等,需要根据需求进一步完善补充应急药箱的应急物品。
(7)建议用人单位为清洗操作工和辅助系统工佩戴的ST-FDK橡胶防毒半面罩配置防酸性气体或蒸气的滤毒盒或滤棉,为彩印工配置相应的防毒半面罩和防有机气体或蒸气的滤毒盒或滤棉,并督促相应作业人员,尤其是清洗操作工在清洗剂加料作业时,严格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确保防毒面具、防噪声耳塞等个人防护措施的有效性,定期对劳防用品用具检查更换,不使用时应存放在干净无污染的地方。
(8)根据两片罐车间的生产工艺布置和辅助设施布置,建议将加药房里面的喷淋洗眼器移到加药房外面,并在清洗线岗位西侧附近和彩印间内、化学品库、油墨间1、油墨间2各增设固定式喷淋洗眼器1个,使喷淋洗眼器的服务半径不大于15米,以满足生产需要。
持续性改进建议
一、防护措施
(1)针对两片罐车间各岗位噪声存在超标情况,在目前工艺不能采取有效减噪措施的情况下,用人单位要加强职业卫生培训,尤其是防噪声耳塞的正确佩戴培训,并督促工人在车间作业时正确佩戴好防噪声耳塞或护耳器,减少职业性噪声对作业人员健康的损害,并进行定期的听力测定;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减少岗位作业人员接触时间,降低噪声对作业人员影响。
(2)加强清洗岗位、烘干岗位和内喷涂岗位局部抽风排毒系统的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通风排毒效果;减少未使用完的清洗剂、底涂漆、内喷涂料、油墨等在清洗线、底涂和内喷涂、印刷岗位的存放,对于未使用完的化学物料应加盖密闭储存,使用完的空桶应及时处理。
(3)应按照《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Z/T233-2009)的要求,在两片罐车间清洗线和清洗剂加料岗位、化学品库设置氟化氢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包含安装位置和数量、高度,以及警报值。
(4)完善应急救援设施管理制度,加强应急救援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定期组织培训和应急演练,保障应急救援的有效性。
二、职业卫生管理
(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号)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职业卫生管理档案,严格落实各种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内容,妥善保管好职业卫生相关的文本档案资料。
(2)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要求,每年做好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见表6-3)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3)做好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工作,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使全体工作人员了解和掌握职业病防治法律规范和职业卫生要求,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类别、危害强度(或浓度)、防护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救援基本知识和操作技术等。
(4)用人单位应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和《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安监总健[2014]111号)等标准规范要求补充和完善相应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警示标识和告知卡。
(5)拟建项目油墨间1、油墨间2人员属于外协人员,应与外协工或外包单位签订外包合同,明确各自在职业卫生管理中的责任和义务。在签订外包合同时,需要明确的职业病防治责任包括:a) 油墨间1、油墨间2搬运、储存过程中存在甲醛、乙二醇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应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职业病因素的告知;b)督促和监督外协工的职业健康体检工作,包括上岗前体检、在岗期间体检、离岗时体检,不安排有职业禁忌证的作业人员从事相关工作,如有复查人员,应督促外包单位组织复查工作;c)外协工的职业卫生管理应纳入浙江奥瑞金包装有限公司的日常职业卫生管理体系,日常的监管应同外包单位明确相应的责任和义务;d)对外协工进行作业流程的操作培训和职业卫生防护培训(包括岗前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培训),并对外协工进行应急演练培训,为外协工提供防毒面具、防护服、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并定期更换,确保防护用品的有效性。
(6)依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年第47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二十条规定: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测因素应包含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如噪声、高温、氢氟酸、乙二醇、丁醇、甲醛、硫酸、二氧化氮、氢氧化钠等。检测结果应当存入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和劳动者公布。
-
技术审查专家组评审意见
1、补充近三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的分析与评价。
2、细化超标原因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