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背景
新冠疫情從爆發至今已經一年多了,全世界仍在為阻擊疫情作多方努力。得益於精準布局與強有力的防控措施,國內防控疫情獲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境外輸入的風險仍處於高位,不可掉以輕心。
新冠核酸檢測是防控疫情的重要手段,常態化的核酸檢測將為促經濟保民生、穩定內外貿易、提振消費提供有力保障。
服務說明
目前國家對於食品/物品的核酸檢測有什麽規範要求?
2020年7月印發的《農貿(集貿)市場新型冠狀病毒環境監測技術規範》,對進口食品/物品的防疫管理已完成進口、運輸、生產、終端的流通全過程覆蓋。
2020年11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綜合組印發《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對冷鏈食品的風險檢測做出了明確規定。
2021年1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綜合組印發《進口高風險非冷鏈集裝箱貨物檢測和預防性消毒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地方人民政府負責組織落實進口集裝箱貨物檢測和預防性消毒工作,各地方行業主管部門負責行業內集裝箱貨物的檢測工作。
食品產業鏈新冠核酸檢測服務方案
針對食品產業鏈的行業特點,以食品原料、冷鏈產品的動線為線索,提供從源頭到終端的常態化新冠核酸檢測服務方案。
服務根據進口冷鏈食品的物流特點,以產品流轉路徑為主線,貫穿進口原料/食品入境源頭到消費者購買終端,在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基礎上保障產業鏈穩定發展。
@口岸環節 協助海關部門製定及實施風險監測計劃,開展進口冷鏈食品的核酸檢測,對涉及集裝箱內壁、貨物外包裝實施環境檢測,在進口冷鏈食品首次與境內人員接觸前實施預防性全面消毒處理。 @出入庫環節和冷鏈運輸 對貨物包裝實施消毒,對冷鏈運輸車輛、運輸人員,定期開展核酸檢測。 @生產環節 在食品企業中,針對工作環境及人員開展定期核酸檢測。 @流通環節 社會冷庫或企業冷庫倒箱過車、入庫存儲前,對冷庫環境、冷庫工作人員、進口冷鏈食品開展定期核酸檢測。 @消費場所 在食品采購及消費場所,如大型商超、集貿市場、餐飲單位,對環境及工作人員進行定期核酸檢測。 |
![]() |
服務類別
√ 進出口冷鏈食品
√ 食品生產、倉儲、消費領域環境與工作人員
√ 動物飼料
我們的優勢
普通情況下12-24小時出具報告,極速服務最快2小時即可出具核酸檢測報告。
北京、天津、青島、上海、蘇州、深圳、昆明全國7個城市網絡化多點聯動檢測,方便就近選擇服務機構。
方艙實驗室要投入使用後,可以迅速前往指定地點,就地開展核酸檢測工作,減少傳播範圍和樣品流轉,提升防疫調度的靈活性。
如果檢測到陽性樣本,第一時間協助當地疾控中心找出感染源。 |
首批獲得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能力認證的第三方醫學實驗室 |
CTI華測檢測依托在食品安全領域多年的技術沈澱,憑借過硬的專業素養,於2020年12月參與《食品及食品包裝表面中新型冠狀病毒采樣與實時熒光RT-PCR 檢測方法》團體標準討論與製定,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積極為政府監測食品及食品包裝表面、食品生產流通消費環境新冠病毒的汙染風險提供幫助,為企業進行新冠防控提供檢測技術支持。
服務流程
確定需求----簽訂訂單----預約采樣----收集樣本----核酸檢測----出具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