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4日,環保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的化學物質登錄平台網站發布了《化學物質危害及暴露評估撰寫指引(第一版)》(以下簡稱《指引》)及化學物質危害評估工具。《指引》與化學物質危害評估工具均是首次正式發布,是協助登錄人完成台灣新化學物質與指定既有化學物質標準登錄的重要參考文件和工具。
於2022年9月發布了《化學物質危害及暴露評估撰寫指引(草案)》(以下簡稱“草案”),向行業徵求意見。與“草案”相比,本次正式發布的《指引》更加詳細的闡述了台灣新化學物質及既有化學物質標準登錄中的危害評估信息(第8大項)和暴露評估信息(第9大項)所需資料準備及撰寫參考原則,指引企業更準確的了解如何遵守相關要求和規定,並提供標準登錄相關文件的建議。《指引》共包括八章內容以及附錄,詳細見下表。
|
|
|
|
|
|
危害評估方法:分別講述化學物質之物理與化學特性、人體健康、環境、持久性、生物蓄積性及毒性等危害方法;
|
|
暴露評估方法:分別說明勞工及環境之暴露方法與應用模式工具建議;
|
|
包括製程類別(PROC)及環境釋放類別(ERC)判斷參考、危害及暴露評估撰寫參考與報告模板等文件。
|
據了解,在《指引》的編制過程中,參考ECHA發布的Guidance on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 and Chemical Safety Assessment系列文件,環保署化學局重新梳理了數據要求和豁免原則,使相關邏輯更加的清晰明確,因此個別數據節點的要求有所改動。在撰寫化學物質標準登錄的危害評估信息(第8大項)和暴露評估信息(第9大項)時,企業應根據本《指引》的數據要求與原則,準備相關資料,並進一步檢查化學物質的使用風險是否合理可接受。
化學物質危害評估工具是配合《指引》使用,協助登錄人快速有效的開展化學物質危害評估的重要工具。評估工具可依據台灣實施GHS的CNS 15030系列標準,協助簡單的危害確認及人體健康與環境劑量效應評估,藉由內嵌的計算公式與預設參數,登錄人僅需輸入毒理信息、生態毒理信息及少量的暴露信息,即可完成劑量效應評估。
同時發布的《化學物質危害評估工具操作手冊》(以下簡稱《手冊》)可以協助登錄人操作化學物質危害評估工具並產出危害評估信息登錄所需的數據(用戶界面見圖1)。
圖1用戶介面
本危害評估工具包含「關於」、「物質基本資料」、「人體健康危害」、「環境危害」、「存盤設定」及「說明」等6個工作表供操作或檢視,其中「物質基本資料」、「人體健康危害」、「環境危害」及「存盤設定」工作表為主要操作界面(評估操作流程見下圖2)。評估完成後的PDF檔案可匯入化學物質登錄系統工具作為附件。
圖2危害評估操作流程
台灣既有化學(PEC)標準登錄,2024年12月31日是最後截止期。企業千萬不要再觀望了,主管機關不會再延期,一定會在2024年12月31日做截止,請企業儘快展開登錄資料的準備。需注意的是,截止2024年12月31日必須取得完成碼,企業千萬不要誤以為在年底之前把登錄資料提交上去就可以了。
建議企業至少預留6個月的審查及補正的時間,也就是最遲2024年上半年提交資料,避免“塞車”。
另外提醒一般企業公司內部審核-正式簽約-資料提供-華測提交-化學署審核(這段流程至少就需2-3個月左右)
Ex.如果是2024年6月公司審核簽約到化學署審核約9-10月了,如遇退件再補交及塞車等情況皆須考量進去。
如果您想進一步了解詳細情況,請聯繫華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