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積極朝向2050淨零排放前進,採購綠電是眾多企業組織邁向淨零的減碳方法之一。就讓我們來了解「綠電」、「綠證」到底是甚麼吧。
一、綠電:
「綠色能源」意指在生產電力的過程中,其二氧化碳排放量為零或趨近於零,因相較於其他方式(如火力發電、過度發展之再生能源)所生產之電力,對於環境衝擊影響較低。綠電的主要來源為太陽能、風力、水力、生質能、地熱等,台灣主要以太陽能及風力為主。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的定義,由可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生產的電力,就是綠色電力。
二、綠證:
「綠電憑證」意指再生能源憑證,如同賣場裡生鮮食品上的產銷履歷;「綠證」則為生產履歷的綠電身分證明與綠電履歷。想要取得綠電憑證,可以上國家再生能源憑證中心,該平台提供媒合與競標,但不參與後續交易、議約與金流。
※ 目前可分成電證合一、電證分離兩種方式。
三、電證合一:
上圖的1、2、3、4A這幾種途徑,連同綠電交易隨之附上的憑證,或是自發自用且沒有把憑證單獨拿出來賣的,就是「電證合一」的憑證。買到電這個商品本身(也就是「電」),同時買到它的正面環境效益例如低碳(也就是「綠」)。每張憑證都有專屬的憑證編號,如果憑證上有英文字樣B,就是電證合一的憑證。
四、電證分離:
如果憑證上有英文字樣U,就是「電證分離」的憑證。電證分離,其交易是將「綠」與「電」分開,意思是可以只交易電這個商品本身 (也就是「電」),或是只交易它的正面環境效益例如低碳(也就是「綠」)。
上圖4B的途徑就是電證分離,自發自用,自己用掉了綠電,但把憑證的「綠」單獨拿出來賣。
五、買綠電、綠證有沒有同時買到碳權?
零碳排不等於碳權。碳權在目前臺灣的制度脈絡下是必須先執行一個減量專案,經行政院環保署審查確認減量成效後,發給專案申請者與減量成效等量的「減量額度」,這才是碳權。
而所謂買綠電憑證、工廠使用100%綠電,即是跟台電買了多少度電,再買相同度數的綠電,抵扣「用電產生」的碳排放,就可以宣稱100%綠電。這只限制使用在「範疇二」碳排放,跟碳權能使用的範圍也有差別。
資料引用:
綠學院 Green Impact Academy | 產業觀點 - 買綠電有沒有同時買到碳權?
綠電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wikipedia.org)
華測建議
對於全球2050淨零,各國政府及企業組織將無法規避,且必須正視氣候變遷下所帶來的機遇及衝擊,因此減碳將是達成淨零的必要條件,其中購買綠電及綠證,則為大多企業首要考量的重要項目之一。雖然使用可再生能源可大大降低碳排放,卻無法讓大量的排放趨近於零,更不會因此產生碳權。
以一般企業組織來說,絕大部分的排放在於用電及價值鏈(範疇三: 上、下游排放),故建議企業在減碳的路徑上除了評估導入綠電外,也必須考量納入價值鏈減排,並設定各項目的減量KPI。
華測服務
- ISO 14064-1:2018 溫室氣體盤查標準
- ISO 14067:2018 產品碳足跡標準
- ISO 50001:2018 能源管理系統
- PAS 2060: 2010 碳中和實施標準
- 瑞碳雲碳盤查管理平台
- SBTi 科學基礎減碳
- CDP揭露評級諮詢服務
- 企業永續共識營
- ESG永續報告書
- 減碳熱點分析與建議
- 淨零排放目標諮詢服務
- 綠色工廠/清潔生產
- CDM/CCER/VCS認證
- 其他體系認證